你好,我是遊戲實況主播兼寫手的たろちん。
平常我在網上寫文章或進行遊戲直播。如果你覺得這樣簡單直白點,“無業”這個說法也是可以的。
たろちん
1985年出生。本名・大井正太郎。2008年,在niconico動畫上以“たろちん”的名義開始遊戲實況。曾任網路新聞網站“ねとらぼ”的寫手與編輯,目前自由工作者。曾經熱愛酒精,但在2022年患上“重症急性胰腺炎”,導致肝臟的三分之二壞死。現在我已經決定終生禁酒。
前幾天,我和Scooter Films的代表原田先生一起去了東京遊戲展2024(TGS2024)。
Scooter Films是一家動畫工作室,但不知道為什麼以“SKOOTA GAMES”的名義也在製作獨立遊戲。這次的TGS展出了“用大腿夾住靈魂使其成佛”的節奏遊戲“也更強的撞擊”,吸引了眾多參觀者的好奇目光,行為確實有點怪異。
所以說,“既然參展了,不如訪問其他獨立遊戲,甚至可以進一步寫文章”這樣的理由我被邀請了。順便一提,這篇文章發表的平台“SKOOTA”也是由Scooter Films運營的媒體,真的涉及範圍很廣。
近年來,話題作與熱門作不斷湧現,獨立遊戲行業的關注度迅速提升。其中甚至出現了一些“大作”,讓人想說“這樣的話不就是大作了……?”同時,許多受歡迎的主播和Vtuber也開始遊玩這些“適合實況和直播的遊戲”。獨立遊戲已經不再只是極品遊戲玩家的專屬,而是變得多樣並且開放化了。
這次我會在TGS的獨立展區隨意走走,介紹幾款“在遊戲實況與直播中表現優秀的遊戲”。
評論者
這是一款讓你成為新聞節目的評論者,對各種新聞進行評析的“輿論操作系報導小說遊戲”。登場的新聞都是當代日本曾經話題的事件,所以玩家的思考將在遊戲中強烈反映。這個概念讓我覺得,在遊戲實況中評論將會特別熱鬧。
如果你平常認為“評論者只需一副精明的面容隨意發言就好,這工作簡直太輕鬆”,那我建議你試試這款遊戲(試玩版)。這款遊戲中,你需要獲得觀眾與贊助商的好感度,選擇支持或不支持的新聞將會對結果造成巨大影響。過於迎合觀眾會導致贊助商流失,而過於迎合贊助商則會讓觀眾失望。要在這之間找出平衡,作為評論者才能生存下去。在這一點上,我覺得相當“社會”,很對我的胃口。
順便提一下,關鍵視覺中的大叔並不是評論者,而是節目製作人。幾乎大家都誤會了這一點(這也是可以理解的)。
SAEKO: Giantess Dating Sim
這是一款讓你變成小人被巨大少女飼養的冒險遊戲,裡面有著極強的戀物元素。飼主冴子具有不可預測的特性,作為小人的領導者,玩家必須目標“生存”。當冴子靠近時,所在抽屜會像哥吉拉走路時一樣震動,真的蠻可怕的。
雖然不是《進擊的巨人》,但因為大小之間的絕對力量差異,物理上“生命很輕”的情況下,小人該如何應對?這樣的情境非常有趣,讓我在試玩版階段就被吸引了。與冴子的互動充滿緊張感,而小人之間的對話則輕鬆愉快,對話部分讓人放鬆地閱讀。遊戲在這方面的節奏處理得很好。
雖然我不是很了解,但在“巨女”這個類型中似乎有一定的市場需求。對於喜歡這類的人來說,可能會非常對胃口。這樣的作者個人趣味強烈反映在作品中,給人一種“獨立”的感覺,讓我很欣賞。
CASSETTE BOY
個人而言,我非常喜歡這款遊戲。遊戲的Game Boy風格圖形讓人想起《塞爾達傳說:夢見島》,而受量子力學問題啟發的“薛丁格系統”遊戲系統非常有趣。
量子力學聽起來好像很難,但總之就是“未看見的東西是不存在的”這條規則。例如,當有個人堵住路徑時,你可以把攝影機轉到牆的另一邊,這樣屏幕上就會出現“未顯示(看不見)”,隨之而來的是不存在於判定中的情況,因而可以通過。使用這個系統,玩家可以操作遠方的開關、消去敵人,甚至透過消失來規避敵人的攻擊。在理解了這個機制的時候會有一種“啊哈”的體驗,覺得非常快樂。
引用愛因斯坦“在我不看的時候月亮就不存在了”這句話,這種哲學的氛圍我很喜歡。年輕人會不會喜歡就沒什麼底了,但說不定這種輕鬆與溫暖的氛圍,正好是我這個年長者所中意的。十分推薦。
On the Keyboard
這是使用鍵盤的有趣遊戲之一。操作簡單,只需要有效地按壓按鍵讓球滾過去,運送到目標。正因如此,觀看的時候會想要試試,而親自操作後卻意外的難度高,令人上癮。有一種像“QWOP”的感覺。
在TGS展會上有一個獨占的模式,那就是球會變成南瓜(萬聖節版本?)。我作為一名寫手對觸控打字非常有信心,但面對那種凸凹不平的南瓜球不規則的運動,我卻跌跌撞撞,辛苦不已。提前按下滾動鍵可以「建立牆」等戰略性的操作,這讓遊戲更加有趣;不過,意外的是,在緊急時卻無法迅速按下所需的鍵。
這款遊戲讓人感受到“QWOP”或“壺老闆”那樣的魅力,讓人能隨著他人遊玩而興奮,也令自己想要試試。RTA等也很有可能會引起熱潮,這樣的遊戲似乎很適合直播。
Last Standing
這是有趣的鍵盤遊戲之二。相比之下,更加豪放,按下按鍵的數量越多攻擊力就越強的強勢風格動作遊戲。必殺技需要用滑鼠迅速揮動來發動。
基本操作是用掌底擊打儘可能多的按鍵,同時不斷按下空格鍵來恢復體力,這個操作比想象中要困難,真是考驗自己身體的極限與裝置的耐久度。在某些關鍵時刻,可能比Fit Boxing還要艱難。
遊戲融入了收集強化角色的道具的“萬用型”系統,具有重複遊玩的癮頭。問題在於手和裝置是否能承受。遊玩中的視覺效果表現出色,非常適合直播者使用網絡攝像頭。
被亜
這是一款在SNS上引起話題的排雷遊戲。“在不將腳從已經踩下的地雷上抬起的情況下進行拆除”的遊戲,在現場可以使用腳踏來遊玩。當然,如果腳抬起來的話就會遊戲結束。
腳踏的主要作用是為了增加臨場感,實際上遊戲的關鍵在於“不能將手指從鍵盤的S鍵上抬起”。為了解除地雷,必須使用滑鼠或鍵盤進行挖掘和拆卸等操作,但要始終保持按壓S鍵(以及腳踏),這讓手指運動多了很多限制。
此外,由於是戰場,敵人的子彈隨時可能飛過來,野豬也會發動襲擊。在這時候必須不停地蹲下或關閉手電筒來應對,當然,要保持S鍵和腳踏的按壓。就這樣玩著玩的時候,時間似乎不知不覺就過去了……所以下結論,我真的玩得很投入。
通過“S鍵(和腳踏)的持續按壓”這一點子,成功讓簡單的操作變成如此驚險的遊戲性,這是相當驚人的。不只如此,給人一種“八號出口”的感覺,感受到了獨立遊戲的潛力。在遊玩的過程中,我發出很大的慨嘆,後面剛好有其他人同樣快樂地在看,這讓我有種預感,這會是一款大家都想直播的遊戲。這遊戲會火的~。
以上就是我以遊戲實況者的視角,介紹的幾款特別有意思的獨立遊戲。當然,我不可能在這裡看到所有的遊戲,這裡的偏好也可能存在個人色彩。
另外,據說在獨立遊戲的奮鬥之路上,這次在“感知奇蹟之夜2024”獲得了大獎的《Esophaguys》,作為一款行為和外觀奇怪的聚會遊戲,似乎相當受歡迎。無論誰來玩都會有人笑,作為合拍的遊戲也很不錯。而已經爆紅的《未解決事件得結束事情》,最近也因為Switch版的發售而再次提升了熱度。
還有,實際上與開發者交談時,很多人對遊戲直播都持有好意的態度,這點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即使在便利效果特別強的冒險遊戲類型中,也越來越多像《Inverted Angel》這樣的遊戲出現,玩家的個性會強烈反映在遊戲中。這或許就是在“遊戲直播”成為主流的時代所體現出的遊戲風範了。作為老網路使用者,這讓我有些情懷。
最後,我思考了遊戲直播適合的遊戲到底是什麼。可以列舉出一些條件,例如「有讓人想要反應或評論的設定」和「觀看時會讓人想要自己試試的視覺與系統」,但最終還是發現,要說白了最重要的還是“好玩的遊戲”。在體驗了這麼多遊戲之後,我也愈發深刻地體會到這一點。
在這個意義上,我對能看到“獨立遊戲”中所展現的私人堅持或創作野心感到特別振奮。
(執筆:たろちん)
在開篇就介紹的,SKOOTA GAMES的紀念第一彈遊戲“也更強的撞擊”在這裡!“只需用大腿夾住的節奏遊戲!”(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