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介紹的Webtoon改編電影《オクス駅の幽霊》(2023)的預告片

實際上,住在那個地區的人們提出了投訴。「太可怕了」(筆者譯)

‐霍蘭,2014年7月9日

[blogcard url=”https://www.mk.co.kr/news/all/6176661″]

2011年,韓國的Webtoon界發生了一起震撼事件。當時公開的作品因為「太可怕了」而引起了話題。究竟是什麼內容,讓它引起如此大的關注呢?

當時的我與現在不同,對恐怖類作品完全沒有耐性,因此當時引起話題的作品也都是幾年後才開始閱讀的。

其中一個例子就是在前一篇中稍微提到的《戦おう幽霊よ》(2007)。儘管是恐怖類作品,但因其特有的幽默感和有趣的故事性而受到歡迎。或許如果它沒有在中途轉向搞笑漫畫,我可能至今都不會去看它。

[blogcard url=”https://comic.naver.com/webtoon/list?titleId=23182&tab=finish”]

因此,當然,當時引起話題的「太可怕了」的Webtoon作品我是不可能看的。但因為聽說這部Webtoon在媒體上受到關注,並在海外引起話題,我做出了大決定。放學後,我就這樣把五個朋友聚集在教室裡一起閱讀Webtoon。

究竟是什麼作品讓我如此滑稽地想要去讀呢?那就是《2011年度ホラー短編集》中出現的兩個故事「オクス駅の幽霊옥수역 귀신」「ボンチョドンの幽霊봉천동 귀신」

順便提一下,這部作品與上次提到的《強いやつ》不同,四年前在LINE漫畫上以《2020怪談短編集》的名義發表。因此,各自的標題也變成了「プラットフォーム幽霊」和「裏参道の幽霊」。

這部短篇集的第9和第10話是話題的集數。對於不擅長恐怖的人請小心瀏覽🚫

[blogcard url=”https://manga.line.me/pr/horror_2020_summer/”]

現在回過頭來看,很多人可能不會覺得那麼可怕。

我在13年後重新閱讀這部作品,笑著想「為什麼當時的我會那麼害怕呢?」但無論如何,這個理由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13年前的Webtoon中「沒有這樣驚人的作品」

創作這部作品的Webtoon作家霍蘭,在當時展示了無法想像的驚人演出。此次作品中受到關注的嘗試是「使用3D軟體和FLASH的動畫效果」。僅僅靜止不動就已經很可怕,對於當時的讀者來說,恐怖的Webtoon突然在眼前動起來是無法想像的。

在上述的故事中,「オクス駅の幽霊」(日本名:プラットフォーム幽霊)使用3D軟體讓手從畫面中飛出來的演出。然而,更值得注意的是「ボンチョンドンの幽霊」(日本名:裏参道の幽霊)。現在經過重製後,它與「オクス駅の幽霊」一樣,呈現出3D的效果,但…

這個故事在13年前出現時,使用FLASH功能強制用戶向下滾動,讓幾幅畫看起來像在動,這可以說是第一部嘗試這種翻頁漫畫演出的Webtoon作品

從技術的角度來看,現在的Webtoon仍然停留在將出版漫畫帶入網路的層次。我想建立一個能夠表現出數位媒介特性、能夠對用戶操作做出反應的「互動漫畫」的製作技術標準。(筆者譯)

-霍蘭,2014年05月23日

[blogcard url=”https://news.mt.co.kr/mtview.php?no=2014052311263945369″]

這是前面話題的延續,現在的Webtoon定義的一個標準是「適合手機和平板的閱讀方式」。

然而在此之前,我們往往忽略了「不是在紙上,而是在數位媒介上閱讀漫畫」這一大前提。

紙本漫畫可以調整自己的閱讀節奏。

紙上的畫如果不自己翻頁,是不會動的。

紙本漫畫不會發出聲音。

這些理所當然的(紙本)漫畫常識,隨著轉向數位而被顛覆。霍蘭是當時唯一對人們忽視或錯過的事情提出質疑的Webtoon作家。

Webtoon讀者,甚至是平時對此不感興趣的人,因這兩部作品而受到衝擊,Webtoon界也迎來了一些變化。

最顯著的變化是,Webtoon開始加入背景音樂。現在Webtoon網站增加了加入背景音樂的功能,這已經不再是稀奇的手法,但在2010年代前半期,沒有霍蘭的幫助,幾乎不可能加入背景音樂,因此霍蘭的名字出現在許多作品的製作名單中。

即使在2010年代後期,Webtoon的閱讀方式仍在迷失,霍蘭的名字依然廣為人知。從適合手機屏幕的每一格逐一橫向滑動的智能漫畫,到隨著滾動動作而移動的動態漫畫,再到橫向流動的方形格子切換漫畫,霍蘭被譽為為Webtoon帶來變革的普羅米修斯。

Webtoon在達到現在的形態之前,經歷了各種閱讀方式的嘗試。

在漫畫和動畫的邊界上,有一個類別在國外被稱為「動態漫畫」。在韓國,2011年公開的霍蘭作家的Webtoon《オクス駅の幽霊》被認為是這一類別的開始。(筆者譯)

[blogcard url=”https://www.hani.co.kr/arti/culture/culture_general/645612.html”]

霍蘭不僅僅是創造了「畫面會動的作品」。霍蘭所創造的是讀者甚至快要忘記的「在數位上閱讀漫畫的自覺」

即使到現在,畫面會動的Webtoon作品仍然被認為相當罕見。然而,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現在的Webtoon形態能夠達到,必須有這種自覺。

此次由於內容的關係,並未深入探討作品的內涵。然而,在閱讀這篇文章的讀者中,可能有些人希望親自體驗Webtoon的歷史,並觸及其變化。對於這樣時尚的你,我想推薦這部作品…

[blogcard url=”https://manga.line.me/pr/horror_2020_summer/”]

朴 周賢

1998年生,韓國出身。今年開始在日本的動畫工作室工作。閱讀Webtoon超過15年,發現自己在預先閱讀的課金上花費了超過10萬日元。現在希望通過觀看數來彌補課金的支出,撰寫Webtoon相關的文章。

No recommendation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