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是前一篇「大Webtoon時代を揺るがした異端児のマンガ」HELLPER論前編-Road to Webtoon#4的延續。 現在在讀這篇文章的人中,有沒有人是直接閱讀韓國Webtoon的人呢? 如果有的話,或許你已經注意到評論區出現的「某些特徵」。 (通常在熱門作品中經常可以看到)無論是什麼類型、什麼作品,下面的評論總是會出現。 「今天的連載分少了吧?」 作者一直對這條評論感到疑惑。 奇怪的是,他們所說的「連載分」實際上與漫畫的格數無關。 反而即使是比平常更多的格數,總是會出現「今天好像少了點~」的抱怨評論。雖然理解這只是個人差異,但作者不禁懷疑,「讀者與作者之間,是否存在著無法縮短的距離」。 雖然不能說一定如此,但創作方與消費方(讀者)之間容易產生差距。不僅僅是作者的意圖無法傳達給讀者,這種對於內容量的認知差異也經常出現。而這次的話題與此非常接近,作者認為。 #4接著,分季連載的《HELLPER》在畫風上也嘗試了各種變化。第二季突然變成18禁,也可以視為這種變化的一部分。然而,這種變化在粉絲中引發了兩極化的反應,評論區逐漸變成了意見不合的場所。 讀者與作者之間產生的微小差距,究竟帶來了什麼樣的結果呢?今天想要探討的就是這個話題。 不滿聲音不斷上升:將反對者變成笑料的作家 與維持約9.9的第一季相比,第二季的評分最低降至2.0。 雖然可能有些晚,但在這裡補充一下《HELLPER》的季節背景。 擁有13年連載歷史的《HELLPER》,在2011年結束了持續4年的第一季「MADMAN」連載後,從2016年開始約8年連載第二季「KILLBEROS」。雖然是同一部作品,但第一季與第二季的評價差異相當明顯,這一點希望大家注意。 在這篇連載的前篇中所解釋的內容,當然是針對持續受到好評的第一季「MADMAN」而言。 第二季「KILLBEROS」在連載初期也曾受到好評,但自2018年起,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多的反對評論開始指出作品的問題。(儘管是18禁)過於激烈的表現、過多的客串角色與品牌廣告、過度處理時事問題等,這些問題在第一季吸引的粉絲中經常被提及。 我不看評論並不是因為不想溝通,而是擔心會受到評論的影響,無法呈現出我所意圖的漫畫。(作者譯) -SAKK,休載公告(20.10.20) 對於當時的情況,SAKK始終如一地表示,因為想要保持自己的企劃意圖,所以不看評論。然而,這只是表面上的說法,漫畫中也描繪了對反對評論角色的暴力場景。這或許是一種幼稚的應對,但這樣做使得作家在某種程度上間接否定了反對者的意見。 當然,能夠一直愉快地觀看這位作家的行為的反對者恐怕不多。部分因為在漫畫中被嘲笑而感到憤怒的反對讀者,開始不斷發出反對聲音。 震撼Webtoon界的第247話:場外亂鬥的開始 在《HELLPER》的粉絲社區Dcinside的HELLPER小型畫廊中,有位讀者尖銳地批評道:「我認為通過表達自由來描繪犯罪的合理性,應該告知犯罪的殘酷性。現在的作者想表達什麼我並不清楚。」這可以解釋為對於女性和社會弱者的犯罪描寫及性表現已超出可接受範圍的指摘。這種疑慮如燎原之火般蔓延開來,自本月8日《HELLPER》的先行閱讀中第247話公開以來。當時的連載中描繪了一位老婦人「ピバダ」被全身脫髮、赤裸地束縛,並遭受注射藥物的拷問場景。 -「拘束拷問」的場景,是否會在免費的連載中被刪除…成為公共敵的《HELLPER》。伊特今日。2020年9月14日 最終,問題在第二季第247話公開時爆發。《HELLPER》的讀者因為這一內容感到震驚,甚至連原本支持作品和作家的粉絲讀者也轉身離去。 第247話的評論區。「看起來精神有問題」「是不是在吸毒?」等批評評論不斷湧現。 在這裡為那些不知道問題內容的人解釋一下。正如上文所述,「用藥物拷問老奶奶的角色」的場景,確實在第247話中描繪過。 韓國社會對老年人的重視程度,姑且不論,值得注意的是,該場景的主角「ピバダ」在整部作品中是最受歡迎的角色。也就是說,連載超過10年,最受歡迎的主角突然退場,且以不可思議的方式被擊潰,這讓讀者感到憤怒。作者主張,這一事件的開始僅僅是這樣的騷動。 然而,真正的問題在於隨後發生的事情。 目睹作家的暴行,HELLPER小型畫廊的會員們自發地在推特和媒體上分享《HELLPER》的女性厭惡元素,並使其成為公共議題。DCinside的會員們與平時的性向不同,支持女性主義者,甚至主動提供資料以示支持。(作者譯)‐當時事件中,畫廊用戶所撰寫的說明文 第247話公開不久後,曾經對作品提出問題的部分勢力「HELLPER小型畫廊」的用戶們開始進行公共討論。 這些用戶將之前指出的作品元素命名為「作者的暴行」,並以第247話引起的關注為契機,向女性主義團體控訴作者描繪女性厭惡。他們將第247話中的老年拷問場景以及作品中描繪的性描寫、強姦描寫等整理成資料,並在網上擴散以進行公共討論。 值得注意的是,他們在描述自己的性向時提到的一句話。正如他們所述,儘管他們平時不支持女性主義,但「為了要求作品的變化而與女性主義團體聯合」。 無論他們的意圖如何,結果無疑引起了巨大的反響。這就是所謂的場外亂鬥的開始。 經常處理性別歧視和女性主義主題的媒體《女性新聞》發表了嚴厲的文章,質疑「僅僅因為是18禁就可以容許性剝削和強姦等表現嗎?」並在社交媒體上引發了支持該指摘的女性主義勢力,使用了#Webtoon內的_女性厭惡を_やめよう等標籤來擴大討論。 隨著事件的升級,批評的聲音傳到了連載平台NAVER WEBTOON。意識到事件的嚴重性,NAVER WEBTOON方面表示「對於激烈的表現,在編輯階段已經向作家提出了修正意見」,並表示「未來希望能更細緻地補充指導方針」。 運營方的炎上:導致檢查加強 上述NAVER WEBTOON的發言無疑是相當重大的聲明。 當然,之前也曾因事件而宣稱要「加強指導方針」,但實際上檢查顯著加強和適用的案例,這是第一次。 自2014年開始連載,因描繪女性厭惡而成為國民請願話題的《復學王》。2015年開始連載,因流血表現而轉移連載平台的《釣魚神功》,都未曾對《HELLPER》造成如此大的影響。 Google的「NAVER WEBTOON檢查」搜索結果。出現了帶有馬賽克的格子。 也就是說,2020年度以後進行的NAVER WEBTOON檢查,需要明確前後關係。檢查加強的時間點是Webtoon《HELLPER》發生的炎上事件被媒體報導之後。(作者譯) -南維基,「NAVER檢查論欄」頁面的說明摘錄
「撼動大Webtoon時代的異端漫畫」HELLPER論前編-Road to Webtoon#4
時光回溯到2011年的夏天。成為中學生的筆者依然是個熱愛Webtoon的宅男。 不,或許那個時期的我才是「人生中最愛Webtoon」的時候。 在手掌大小的平板螢幕上,能夠「隨時隨地閱讀漫畫」的感覺,對於包括年幼的我在內的許多中高生來說,都是一種無法抗拒的魅力。自從2010年智能手機開始普及以來,能夠用手指滑動閱讀的縱向漫畫,也就是「Webtoon的體驗」,以不可思議的速度滲透到我們的生活中。因此,對於當時的中學生筆者來說,那段時期簡直就是大海盜時代,甚至可以說是大Webtoon時代的開始。 隨著大量中高生成為Webtoon讀者,當時的熱門作品也開始受到影響。於是,學園題材的崛起隨之而來。雖然不拘泥於類型,但作品的主角幾乎都以中高生為主,這似乎成為了一種趨勢。 《ゴット・オブ・ハイスクール》、《千年の九尾》、《オレンジマーマレード》、《ファッション王》、《高3が家出した》、《こんなヒーローはイヤ!》… 回顧2011年開始連載的作品,讓人不禁聯想到一些事情。在各種風格迥異的作品中,主角卻都是中高生,這樣的感想不禁浮現。 這或許是一種相當自以為是的想法,但對於Webtoon抱有神秘執著的青春期我,或許對那個時代的潮流感到厭倦。 突然出現的「異端」Webtoon 《HELLPER》(2011) 「果然還是果然啊」 守護城市的自警團領袖「姜光南」。在他因神秘交通事故去世後,展開了一場從幽明之間延伸的感性動作奇幻漫畫。(作者譯) -《HELLPER》第一季「MADMAN」的介紹 在這其中,突然出現了一部作品。在當時的Webtoon界中,帶著某種既視感,出現了一個新的「異端」。雖然這部作品並不算特別創新,但筆者卻感受到了一種難以言喻的違和感。 「被稱為『黑道溫室』的姜光南,為了保護自己出生長大的城市,聚集了當地的混混,成立了自警團『基爾貝洛斯』。他以卓越的領導力守護著城市,但卻因意外交通事故而喪生。死後,姜光南獲得了一張象徵著地獄之行的黑色票券,決心反抗自己的命運。據說,收集100張黑色票券就能前往天堂,或是轉生。為了以戀人的孩子身份轉生,姜光南決定收集剩下的99張票券… 第一季「MADMAN」的故事大綱 即使現在回看,這種獨特的畫風依然讓人印象深刻。角色的對話中夾雜著方言,讓人略感困惑。而且這部作品並不是當時流行的學園題材,卻意外地散發著濃厚的少年漫畫氛圍。在少年漫畫的巔峰時期,《ノブレス》(2007)和《神の塔》(2010)占據了主導地位,而《HELLPER》在連載初期卻不幸地未能獲得太多好評。 浪漫變成了尷尬的詞語,感性則變成了中二病。只有閒暇的人才能擁有從容。「熱情」這個詞在那時並不顯得土氣,真讓人懷念。 -《HELLPER》第175話 經歷了艱辛的《HELLPER》,幸運地成功結束了為期四年的第一季。而且在最終話中,這部作品以驚人的速度吸引了大量粉絲,甚至在連載日程上超越了上述兩部作品。這股人氣在兩年後依然持續,第二季雖然是成人向的內容,卻依然穩穩地登上了連載日程的熱門排行榜第一名。 筆者對這部似曾相識卻又有些陌生的Webtoon充滿了喜愛。從背景不斷變化的畫風,到難以理解但卻生動的對話方式,雖然看似獨特卻又遵循著傳統的發展,甚至在表現上挑戰年齡限制…簡而言之,這是一部雖然結構精緻卻又顯得有些模糊的Webtoon。 然而,在出現任何誤解之前,我想在此傳達一點。接下來要解釋的《HELLPER》的「異端」特質,將不僅僅是覆蓋最初評價而獲得霸權的故事,而是要作為一個獨立的主題來探討。 《HELLPER》是如何成為一部成功的作品的?這當然是一個引人入勝的話題。然而,筆者想強調的是,接下來要講述的《HELLPER》在Webtoon界留下的足跡,並不僅僅是數字上的變化。最重要的是,《HELLPER》自2011年開始連載以來,直到本月結束第二季的連載,都是對Webtoon界帶來最多變化的作品之一。 從Webtoon的閱讀方式到涉及整個產業的檢閱… 究竟,這部對Webtoon界帶來變化的「異端」特質是什麼呢? 現有Webtoon的「閱讀方式」中缺失的部分:滾動漫畫的完成來自讀者的指尖 《HELLPER》最初引起關注的因素,意外地在於其「閱讀方式」。 「Webtoon本來就不是縱向閱讀的。」讀者們在之前的文章中應該多次見過這句話。 從「單純將格子縱向排列的漫畫」的縱向閱讀理由的《強いやつ》(2008),到讓Webtoon讀者意識到「數位閱讀漫畫」的霍蘭的《オクス駅の幽霊》(2011)。 即使是這兩部作品,最終也未能觸及的問題,《HELLPER》卻突然提出了一個疑問。 那就是,對於閱讀者掌握控制權的Webtoon閱讀方式,「能否請您更快或更慢地滾動呢?」這樣的要求似乎在呼喚著。 在有限的Webtoon空間中,似乎出現了一些看似無意義的格子。但當讀者看到作者留下的「※滾動:快速▼」時,這便成為了一種與現有Webtoon截然不同的感受裝置。 實際上,滾動速度的提示對作品質量的提升貢獻了多少尚不明確,但讀者的腦海中或許會萌生出之前未曾意識到的感受。這是我們平時自然接受的閱讀方式元素。也就是說,我們不知不覺中面對著Webtoon的「自我節奏」。 這一幕需要更快的滾動,而那一幕則需要更慢的滾動。 意識到這一點後,讀者的視野便會出現差異。平時仔細觀察格子的讀者,會體驗到所閱讀場景的緊迫感和震撼,而那些隨意滾動的讀者則會注意到曾經錯過的細節。 滾動漫畫的完成來自讀者的指尖(作者譯) -SAKK(第10話,作者的一句話) 當然,對於這樣的作家的話,可能會有人指出「多管閒事」。 然而,正如SAKK所言,這一想法或許是在傳統的橫向閱讀漫畫中無法達到的,卻是在縱向閱讀的Webtoon中產生的意識。因此,筆者想強調的是,這句話雖然乍看之下像是玩笑,但其實是朝著滾動漫畫的「完成」的方向所寫的。 不僅限於漫畫的Webtoon:從音樂到時尚 此外,提到《HELLPER》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作者SAKK經常通過《HELLPER》與其他類型進行合作。 例如,Webtoon中的背景音樂。正如在《Road to Webtoon》第2話中所解釋的,自從霍蘭這位作家出現以來,在Webtoon中加入背景音樂的做法越來越普遍。因此,背景音樂的功能本身並不算特別稀奇,但《HELLPER》卻因其獨特的曲目選擇而受到讚譽。 關於這首曲子的選擇,SAKK本人在音樂界的交情廣泛,據說是直接從認識的製作人那裡獲得曲子並放入作品中。其中不乏在韓國嘻哈界頗有名氣的人物。(例如Loptimist等)《HELLPER》與韓國嘻哈界的密切關係,或許也正是這種影響的結果。 其中一個例子就是上面提到的C JAMM。他甚至公開表示自己是《HELLPER》的粉絲,並以姜光南的台詞「果然還是果然」為靈感發表了歌曲。SAKK也知道C JAMM對《HELLPER》的強烈情感,甚至在作品中讓C JAMM以客串角色的形式出現。 這樣的趨勢在作品中不斷擴大,最終甚至引發了對於是否有名人客串的質疑。例如,出現了像是模仿偶像BTS的RM和WINNER的宋閔浩的角色「ジャップモン」、「マイナー」。還有一個角色「イ・ジグム*」明顯是以韓國知名藝人IU為藍本。因此,讀者在閱讀作品時,會產生「我認識的名人變成了這樣的角色,真有趣」或「感覺在隨意使用不相關的人物,讓人不快」的反應。 *IU在社交媒體和內容中經常自稱為「イ・ジグム」。
「傳奇的業餘漫畫」Road to Webtoon#3
Webtoon喜愛的讀者們,我想問你們一句話。 Webtoon是怎麼出道的呢? 在現在這個時代,能夠連載Webtoon的平台越來越多,收益性也提高,因此似乎出現了一些共識。 當然需要團隊合作,追求工作效率,創作出能夠賣的作品。然後將這些作品帶到可以連載的地方,或者參加比賽爭取連載的機會,每個人的連載之路各有不同,且多樣化。 首先,關於這個出道的路徑,韓國在過去和現在並沒有太大的差別。但這次介紹的作品,是一位某位業餘作家的作品,其內容在當今的邏輯下無法想像,因此成為了傳說。 昔日,韓國的Webtoon市場支撐著一個登龍門:挑戰漫畫 「挑戰漫畫」你聽過嗎? 這是至今產生了無數作品的連載框架。 (根據2014年的數據,參與挑戰漫畫的業餘作家數量為139,789名) 挑戰漫畫伴隨著NAVER WEBTOON的歷史而存在。經過約20年的時間,至今幾乎沒有變化,業餘漫畫家的作品仍然不定期連載。進入以上鏈接的讀者可以隨意瀏覽所有作品,並通過打分(星標)來評價作品。 在挑戰漫畫中,獲得讀者好評的作品會被提升為最佳挑戰漫畫。成為最佳挑戰漫畫後,若能定期連載並獲得好評的作品,可以嘗試爭取正式連載。最理想的路徑是與本社NAVER WEBTOON簽訂連載合同。當然,除了NAVER之外,其他平台也可能會提出連載的邀約。 無論如何,對於沒有經歷和經驗的業餘Webtoon作家來說,挑戰漫畫這個框架是機會之地,而對於不斷尋求好作品的平台來說,這也是能夠發掘未來熱門作品的邂逅之地。 Webtoon愛好者幾乎都知道的作品,其中大多數都是在挑戰漫畫中誕生的時代。 『ナイト・ラン』(2009) 『殺人者パラドックス』(2010) 『恋愛革命』(2013) 『外見至上主義』(2014) 『マスク・ガール』(2015)… Webtoon愛好者或許聽過許多作品的名字,這些作品幾乎都是通過挑戰漫畫誕生的。在如今的時代,製作Webtoon的公司逐漸成立,團隊簽約開始作品的連載已成為普遍現象。由於各種事件的影響(希望能在以後提及),如今這個逐漸被遺忘的挑戰漫畫的存在,希望Webtoon愛好者們能夠記住。 那麼,這次介紹的作品究竟是什麼呢? 這是Webtoon歷史上,作為挑戰漫畫連載時間最長的傳說作品『銀河!은하!』。 👆️這是目前原作連載作家的博客鏈接。 NAVER WEBTOON與其簽訂正式合同,至今已連載580話(自2009年至今)。順便提一下,現在在NAVER WEBTOON上正式連載的是重製版。原作版本已經連載了15年。 內容極其簡單。 地球因外來文明的侵略而滅亡。在這其中,有一位被銀河聯盟救下的人類少女「雷拉」。她成為外星人的養女,在名為莫爾蘭的星球上長大。由於外貌與周圍人不同,身體虛弱等原因,她一直在為自己的身份而煩惱。某天,她面對了外部侵略者的襲擊。為了保護現在的家人,她決定迎戰,開始覺醒自己從未知道的力量。 生命終將消逝。宇宙卻不然。然而,能夠照亮這宇宙的,只有生命這盞明燈。(作者譯) 『銀河!』第1話 或許進入鏈接並實際觀看作品的人會明白,這部作品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地方。那就是,所有的作畫都是由一位作家使用馬克筆完成的。並不是團隊合作,也不是使用平板電腦。這位作家用15年時間,堅持以類比方式創作這部作品。 原作者在2010年製作的『銀河!』動畫。據說是作為大學的課題提交的。這部作品使用了150支馬克筆,因為作家一人畫了1000張而聞名。 在挑戰漫畫界,『銀河!』的知名度已經高到幾乎沒有人不知道。這部受歡迎的作品長期無法簽訂連載合同的原因,也在於其驚人的製作方式。連載周期的不穩定性,以及因為類比創作而產生的作畫起伏。即使經過十年以上的積累,作為專業作家的活動仍然遙不可及。 反而在這樣的情況下,能夠登上最佳挑戰漫畫的行列,實在令人驚訝。雖然未能達到正式連載,但當時的最佳挑戰漫畫也是準專業級作家們長期準備的作品向讀者展示的場所。運氣好的話,正式連載可能在幾個月內實現,長則需要數年無薪連載。在這其中,也有許多在最佳挑戰漫畫中壽命耗盡的悲運作品。 在這樣的情況下,『銀河!』能夠連載15年,除了作家的不尋常熱情外,還因為「作品有趣」而長期受到讀者的喜愛。 看似平凡的外表下,吸引讀者的『銀河!』的強項在於其內涵。 宇宙雖然廣闊,但『銀河!』並不是一部能夠展示美好事物的作品。其中,德烏斯和掠奪團的故事尤其如此。在加利克斯戰爭之後,宇宙幾乎在道德和社會上陷入了毀滅的狀態,除了銀河聯盟。由於星球的毀滅和種族之間的內戰、掠奪、侵略,存在著許多失去家園的難民。不幸的是,未來還會有無數這樣的崩潰社會和由此產生的受害者出現。此外,這些社會問題在地球上也有很多,因此我們希望能夠進行反思。(作者譯) 格里芬,『銀河!』的原作者 最後,『銀河!』在到達NAVER WEBTOON之前,經歷了漫長的道路。雇用作畫人員,製作重製版後仍未能進入NAVER,『銀河!』在各個平台之間輾轉。 然而,原作(馬克筆版)僅僅是將連載地點改為博客,便持續不斷地上傳了15年。經歷了波折後回到故鄉NAVER的現在,我們隨時都能遇見被馬克筆填滿的「雷拉」。 作家去世時的計劃:如大家所知,人總有可能突然消失。明天可能會有大樓倒塌,或者發生火災。也許會被從哪裡飛出來的車撞到。自從以前認識的作家被卡車撞死後,我開始考慮如果我也不在的情況。許多作家因意外去世,導致作品無法繼續連載,讀者完全無法掌握情況。我不希望讀者們在等待不再回來的作家,過了一段時間才發現他們已經去世,這樣的煩人經歷。這對於我這位連載了11年的作家來說,也是非常嚴重的恥辱。(作者譯) 格里芬,『銀河!』的原作者 在如今的時代,「能賣多少」「如何高效地創作Webtoon」成為了被問及的問題。 在這背後的歷史中,有一位作家希望即使自己從這宇宙消失,也能將「作品」傳遞給讀者。 這部作品推薦給那些偶爾想停下腳步,仰望夜空的人… 朴 周賢 1998年生,韓國出身。今年開始在日本的動畫工作室工作。持續閱讀Webtoon超過15年,發現自己在預先閱讀上花費了超過10萬日元。現在希望通過觀看數來賺回花費的金額,正在撰寫Webtoon的文章。